艾叶

用童谣“打开”端午节 这里有传统也有传承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清晨的校园里,孩子们清脆的歌声随风飘扬,又是一年端午节。这首流传百年的童谣,用最简练的语句勾勒出了端午节最鲜活的场景——艾草的清香、粽子的甜糯、龙舟竞渡的喧闹,瞬间将人带入节日的氛围中

安平桥 端午节 艾叶 童谣 喜洋洋 2025-06-02 09:11  11

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展播(端午篇):艾叶青青,岁岁安宁,端午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千百年来,不同的传说与文化交织融合,最终形成这个独特的节日。如今的端午节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更是对忠诚、勇气、孝道与自然的深刻敬意。

端午 节日 艾叶 端午安康 诵读展播 2025-06-01 16:44  10

粽香里的新时代

五月初五,艾草香伴粽香飘散而来。龙舟竞渡的鼓点激越如心跳,我又轻轻解开那粽叶缠裹的绿衣,在袅袅升腾的热气中,忽觉自己打开的不只是一枚粽子,更是一段穿越千年的信函。那江畔行吟、忧思长歌的屈子身影,仿佛浮现在了蒸腾的氤氲雾气里。

龙舟竞渡 屈原 艾叶 甜粽 身骨 2025-06-01 00:25  10

大江时评丨艾叶飘香话家国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公元前278年的那个夏日,屈原纵身跃入汨罗江的浊浪,将楚辞的浪漫主义与志士的铮铮铁骨熔铸成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图腾。苏轼曾在诗中感慨,“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道出了端午习俗背后深沉的情感密码。文天祥

时评 江西新闻 艾叶 屈原投江 艾叶飘香 2025-06-01 10:20  13

端午节话艾蒿

艾蒿,有家艾蒿,也有野艾蒿。端午节习俗,可悬挂家艾蒿,也可悬挂野艾蒿,这是中国千年文化的传承,也是古人智慧与自然疗愈的结合。这一习俗背后,既有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又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

端午节 菖蒲 艾叶 蒲剑 野艾蒿 2025-06-01 09:24  16

艾叶飘香粽绵长,住家保姆独自享受别样的五月端午节!

我在上海做住家保姆,昨天晚上雇主阿姨就告诉我,她们和女儿外孙们约好一起今天出去过端午,让我自己自由安排,冰箱里有各种粽子,提前包的饺子,鸡蛋、肉、蔬菜都有,自己想吃什么随便做,要想出去放松放松溜溜转转玩玩都行,她们出去也让我放假休息,感谢雇主的体谅,难得一天的

保姆 dai 端午节 艾叶 艾叶飘香 2025-05-31 17:35  11

“粽香情浓 非遗生辉”端午系列活动绽放多彩新韵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守护文化根脉·激活非遗生命力传统又见端阳艾叶香,非遗传承续华章。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初心如磐,携手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以创新活化的多元模式,持续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协会会员及会员单位纷纷活跃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的传承现场,

端午 活动 生辉 艾叶 情浓 2025-05-31 14:06  9

仲夏萦香,雅韵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民俗内涵。值此佳节,江苏省各高校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端午节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形式,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激发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端午 雅韵 端午节 艾叶 雅韵端午 2025-05-31 12:09  11

艾叶飘香迎端午,龙舟竞渡岁月长

常用的粽子叶为箬(ruò)叶和芦苇叶‌,其中箬叶是南方最常用的粽叶,而芦苇叶在北方更为普遍。小时候最喜欢跟着大人去河滩边打芦苇叶,经开水蒸煮,叶片碧绿散发着自然的清香,所以即便是白米粽蘸上点儿白糖,也能让我们吃出来节日中不一样的滋味来…小时候从不曾吃过咸味的粽

端午 龙舟竞渡 艾叶 艾叶飘香 龙舟竞渡岁月 2025-05-31 08:36  16